第244章 仁政之辩-《逍遥初唐》


    第(3/3)页

    “你的课讲得好,但是内容错了,难道不悲哀么?”

    孔颖达怒不可遏,跳脚道:“你的意思是孔圣之言错了?”

    李牧轻笑了一声,问道:“老孔,咱们不着急激动啊,我且问你,所谓仁政二字,是讲给谁听的?”

    孔颖达板着脸,本不欲回答,但又觉得不说话好像坠了气势,便答道:“自然是给为君者,为臣者听的。他们理解了仁政的道理,对百姓施仁政,方能天下归心。”

    李牧又笑:“敢问一句,孔圣一生之仕途,足以称道乎?”

    没有人比孔颖达更了解自己的先祖了,孔子这一生,在仕途上确实不足以称道。他做的第一个官叫做季氏吏,给一个姓季的贵族当仓库管理员,后来因为仓库管的好,当上了司职吏,从管仓库改为干养殖了。到了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内乱,孔子无奈奔走齐国,又找到了一份工作,高昭子家臣,简称幕僚。做幕僚从三十五混到了五十,期间周游列国,政绩上没有建树,倒是收了不少徒弟。但很可怜,他的徒弟得到重用的也没几个。

    简而言之,孔圣之道虽为后世所推崇,但那都是经过几代人不断完善附会的结果。孔子的初始理论,那一套东西,他自己也没用明白。只不过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代中原王朝不断强化儒家的地位,对于孔子进行‘神化’,一些不太露脸的事情就淡化甚至不提了,但是这些所谓的‘缺陷’,孔子的后代是再清楚不过了。

    李牧也知道,说这些事情,作为孔圣后人的孔颖达必然跳脚,他也不想跟孔颖达争辩这些,便适可而止,继续说道:“孔圣之所谓仁政,我也有研究过一二。仁政二字,非始于孔圣。孔圣所言乃是‘仁学’,他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而后孟子进一步阐述,才有仁政之说。”

    李牧看向孔颖达,道:“仁政二字,若我所看的书没有疏漏,当是始出于《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老孔,我说得可对?”

    孔颖达虽然在生气,但对于圣人经典,他可不敢胡言。他搜索了记忆,确如李牧所说,仁政二字,始自《孟子》,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李牧又道:“《孟子·公孙丑上》又有言:‘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更多的例子我就不举出来了,大家可以自己翻阅书籍来看。简而言之,孔孟所言之仁政,需要一些必备的条件。其一,作为统治者,要具备一定的仁爱之心,宽以待人。其二,作为百姓,要知恩义,方能对统治者的仁政有所回报。简单来说就是统治者用宽厚和恩惠,讨好百姓,换取百姓的支持。”

    孔颖达忍不住道:“这有什么问题?难道在你眼中,这是错的?”

    “当然错了!”李牧问道:“老孔,我来问你,即便君、臣按照孔孟所言,施仁政,百姓不识恩义怎么办?”

    孔颖达想也没想,脱口而出道:“当然是加以教化,我等做得不就是这样的事情么?

    此言一出,众学子纷纷点头,就连在廊下的李世民也下意识点头,因为他们所有人,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意识,李世民登基之后,也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一套,与古来君王别无二致。

    李牧却摇头,道:“老孔,这世上的人有千万,你能教化几人?你一生都在教授弟子,我冒昧地问一句,你可教了一万人?”

    孔颖达抿了下嘴,哼道:“你这是抬杠,老夫仅是一个人,能传授多少弟子,孔圣一生也不过弟子三千,老夫迄今为止,两千余人,已经算多了!”

    “呵,两千余人。”李牧冷笑道:“若把百姓比作大海,你孔颖达一辈子教化的人,不过一滴水而已。便是有一百个孔颖达,最多也就是一瓢水而已,你教化得过来吗?”

    孔颖达哑口无言,李牧又道:“而且你有没有想过,读书是谁都能读的起的么?能读得起书的人,哪怕所谓寒门,也是衣食无忧之人,长安郊外有很多佃户,他们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如何读得起书?”

    孔颖达一言不发,李牧又道:“再退一步,算你教化得过来,你有没有想过,这天下就有一些人,他冥顽不灵,他利欲熏心,他臭不要脸,你就使劲的教化,你把嘴皮子说破了,把自己累吐血,他也教化不了。你对他好,他觉得你应该,你施的仁政,无论多大的恩惠,他都嫌少。就算你把他当成祖宗供起来,他也安之如怡,根本就没有恩义,遇到大事,该背叛还是会背叛,这样的人你敢说没有吗?”...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