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路上,孙倚君的话不停,多是说的这半年发生的趣事。 京城的火烧的如何旺,这里却是一片祥和。 顾夭夭端着茶杯,听着这些趣闻,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岁。 这般,路上过的也快,顾夭夭很快便到了第一个庄子,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午饭,下了马车便可以去吃了。 瞧着这里人对孙倚君是熟悉的,一见面便喊着孙姑娘。 而孙倚君却也是不讲究的,一下马车便进了地,绣鞋上沾了不少的泥,也浑不在意。 看动作这般娴熟,想来这都是常态。 庄子的人看着随和,可却都是守规矩的,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都有眼力劲。 并没有因为顾夭夭头一次来,便试探这个东家的底线。 不得不说,孙倚君确是做的很好。 下午的时候,还见了二牛。 许是许久未见京城的人,二牛瞧见顾夭夭好似很激动,眼眶都红了。 不过,这里的水土养人,二牛瞧着似乎还长高了些,身子也比之前的更壮了。 顾夭夭一连在庄子上转了十来日,才起身回去。 京城里头,从顾夭夭到了江南,叶卓华的人便已经送信给叶卓华报了平安。 而后,顾夭夭去了什么庄子,也的禀报的清楚。 一开始的时候,叶卓华觉得,顾夭夭是因为久未归乡,定是一时间太激动了,才忘了与自己说一声。 只是,这一日连着一日,都没有一封顾夭夭送的信。 叶卓华这才知道,不是顾夭夭忘了,是顾夭夭根本就没想着,要给叶卓华报个平安。 叶卓华的脸沉的滴墨,只是手里头拿着下头的送的信,怎么也舍不得放开。 好似,看着这些禀报,顾夭夭就在他眼前一般。 叶卓华正在思量的时候,周生从外头进来,“主子,南边来信了。” 手里,拿了两份。 一份是上报给皇帝的,一份是探子私下给叶卓华的。 明面上,顾家军接连失利,药草虽然截回,可是匪徒还未全部捕获,已经战了两次了,两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估摸着,这消息要是传上去,明日早朝的时候,那些个言官必然要念叨。 另一封,却是探子来报,说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叶卓华将自己的那封信件,拿在烛下烧掉,另一边,将这封假的情报,递给周生,“抄一份给江南送去。” 周生立马明白了,这是准备催顾夭夭赶紧回来。 不过才分别月余,至于这般想念吗? 周生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不过主子交代的,自己下去办便是。 “动作快些。”怕周生不上心,叶卓华又念叨了句。 周生赶紧点头,“三日内,必然送到。” 心里,只可怜驿站的马。 不过是谈情说爱的闲事,每次都跟有什么十万火急的军情一般。 另一边,顾夭夭起身回来,又走了五日。 这些天,孙倚君与顾夭夭算是更加相熟,从前孙倚君一直想着主仆有别,不敢与顾夭夭亲近。 这些日子下来,却觉得顾夭夭挺好说话的,且有很多的看法,都与自己想同。 而顾夭夭,也着实欣赏孙倚君的灵动变通却又有底线。 “姑娘,我下去买点东西,不然我家那老祖宗定然念叨我。”这一去就是半个月,张婆子肯定不知道骂了自己闺女多少次了。 她疯也就算了,还带着顾夭夭连家都不回了。 不管怎么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先备下礼物,张婆子下手也能轻点。 “好。”顾夭夭好笑的点头。 原本孙倚君是让顾夭夭先回的,可顾夭夭坚持要等她,孙倚君拎着裙子便跑,免得让顾夭夭等的时间太长了。 瞧见那一溜烟便不见的人影,顾夭夭便觉得好笑。 “孙家姑娘是好样的。”挑礼物总是要花些时间的,夏柳便寻个话题与顾夭夭闲聊。 不过她与顾夭夭一样,都是很喜欢孙倚君的。 这些日子,瞧着孙倚君差事办的好,顾夭夭自不少赏赐,那些个普通的她收下了,可贵重的全都转头送到自己跟前,说顾夭夭在京城不容易,要打点的地方也多。 且也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养这么些个庄子,要花多少银钱。 听得夏柳头都大了,可却愈发的喜欢孙倚君。 这般能守住初心的人,必是可靠的。 不过,孙倚君的动作也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孙倚君便上了马车,瞧她跑的头上都是汗,手里面只抓了一盒胭脂。 “左右都回来了,用不得这般着急。”顾夭夭伸手,便将团扇递给了孙倚君。 孙倚君却摆手拒绝了,“不急的,只是姑娘猜猜,我在路边瞧见了谁?” 顾夭夭看着孙倚君一脸的兴奋,想着应该是能然给孙倚君欢喜的人,可思来想去也没见着孙倚君除了账本还喜欢过旁的东西,“莫不是,二牛?” 所有认识的人,在脑子里转了一遍,最后竟觉得,最有可能的人,该是那个不爱说话只爱干活的二牛。 孙倚君有些羞恼的撅着嘴,“姑娘真坏,自然不是他。” 看着顾夭夭着实想不出是谁来,夏柳拉住她的胳膊轻轻的摇晃,“好倚君,莫要再卖关子了,我们可猜不出,你这心头的人是谁。” 听的孙倚君脸一红,轻轻的推了夏柳一下,“你也跟着姑娘,学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