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文华殿风波-《雅骚》


    第(2/3)页

    商周祚道:“周侍讲与你并无怨隙吧?”

    张原笑道:“我与周侍讲都是馆师,而且只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比较喜欢听我讲课,周侍讲想必是有点怏怏不快的。当然,周侍讲不会承认他是嫉妒我,他会义正辞严地说是为了皇长孙的教育考虑。以免我误导了皇长孙,明天就是周延儒进讲,我料他不会仅仅与孙稚绳先生说说便罢的,明日必起波澜。”

    商周祚问:“你已有应对之策?”

    张原道:“不妨事,我能应付,我在皇长孙面前说过什么话我心里有数。”

    景徽悄声问:“小姑父,皇长孙会不会帮你说话?”

    张原笑道:“应该会。”

    ……

    七月二十三日上午辰时三刻,周延儒进入宫城东华门,比以往稍微晚了一些,皇长孙的伴读高起潜已经等候多时了。周延儒没有象往常那样从文华殿东侧的穿廊去主敬殿,而是往文华殿而去,对跟在身边的高起潜道:“小高,你先去后殿请皇长孙稍待,我有事要向太子禀报。”

    高起潜叉手答应,往主敬殿去了。

    周延儒理了理冠带。进入文华殿左边的侧殿,这里就是左春坊,右边侧殿就是右春坊,作为东宫辅政衙门的詹士府左、右春坊的得名由此而来。

    今日给皇太子进讲的是詹士府少詹事钱龙锡,太子朱常洛尚未升殿,钱龙锡见周延儒进来,有些奇怪,忙问何事?

    周延儒便将连夜写好的一封弹劾张原的奏疏呈给钱龙锡看,说道:“下官与张修撰同在翰林院为官,有同僚之谊,但教育皇长孙事大,个人私谊事小,下官不得不郑重向太子禀报此事。”

    钱龙锡看罢周延儒的奏疏,心想:“不愧是会元、状元连捷的才子,词意犀利,却又文采斐然,在抨击张原之时尽显自己忠君忧国之心。”正待说话,听得内侍唱道:“皇太子驾到。”赶紧把奏疏还给周延儒,整冠肃立。

    东宫太监王安陪着太子朱常洛来了,朱常洛只七月初一那日出阁讲学时见过周延儒一次,已经不认得周延儒了,是周延儒上前鞠躬叩头自报官职和姓名,朱常洛才记起这是儿子的老师,道:“周先生因何在此?”

    周延儒道:“臣受命为皇长孙讲学,演习讲章,极是谨慎,唯恐有不合先圣大道之语,但臣近日与皇长孙问答,却发现皇长孙颇有荒诞不经之语,臣细问之下,乃知是出于讲官张原的教导,臣甚是忧虑,故来禀报太子殿下。”说着将奏疏呈上。

    王安接过,展开给朱常洛看,周延儒在奏章中颇有断章取义之处,比如张原曾说兵法杰出的孙武、医术高超的张仲景这些在某一方面能利民济世的都可称为一术之圣,就是木工活也有圣人,那就是鲁班,而经过周延儒一发挥,就成了张原把孔子等同于鲁班,鼓励皇长孙做木工,朱常洛看了当然大为惊怒,他一向循规蹈矩、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差错落到父皇和郑贵妃手里,现在讲官张原却鼓励他儿子做木工,气得脸发白,连声道:“此等人如何能做东宫讲官,我明日就奏闻父皇罢了他。”

    朱常洛看奏疏时,王安也在一边看,王安半信半疑,他与张原接触甚少,远不如钟本华对张原那么了解,心想张原是少年才子,有轻狂之语也是有可能的。见太子发怒,便低声道:“千岁爷,兼听则明,总要把张原叫来问一问才好。”

    朱常洛怒气稍息。问周延儒:“周先生,你弹劾张原有这等离经叛道之语可有证据?”

    周延儒又袖出一纸,这是他平日问皇长孙那些话的笔录,说道:“臣愿与张修撰对质,并请皇长孙和伴读小高作证,这些话都是张原对皇长孙说的,皇长孙津津乐道。显然已深受影响,若非如此,臣也不会这么着急向太子殿下禀报,实是忧心皇长孙的教育。”

    朱常洛点点头,即命内侍去翰林院传张原速来文华殿,王安提醒道:“千岁爷,把哥儿的另一位讲官孙先生也一并请来吧。”

    朱常洛又命另一名内侍去詹士府去请孙承宗来文华殿,再让王安去把朱由校带到前殿来。

    王安来到主敬殿。见朱由校正由客印月拉着进来,钟本华跟在后面,王安把钟本华叫到一边。简略说了方才前殿之事,钟本华惊道:“张修撰给哥儿讲课时杂家大多时候都在一边侍候,张修撰为了让哥儿爱读书,有些道理就讲得比较婉转,却哪里有周讲官说得这般夸张!”

    朱由校问:“王公公,说张先生什么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