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利坚未尝真正体验战争带来的伤痛。 所谓的反战思想,厌战情绪,在内战前的美利坚没有生存的土壤。 美洲人的美洲,天定命论,扩张与征服才是这一时期美利坚的主流思想。 哪怕是这一时期鸽派的代表财政部长科温也没有站出来明确反对美利坚远征日本,顶多就是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远征日本乃是劳民伤财之举的文章,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表明自己仍旧是支持和平的。 比起墨西哥时期激烈的反战态度,犀利的言辞,在出兵日本一事上,科温的表现令他的昔日的同僚都感到意外。 毕竟和墨西哥之间的战争有波及美利坚本土的风险,而和远东日本之间的战争,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风险。 再者,美利坚也需要一场战争来转移美利坚内部的矛盾,提高现任政府的威望。 而科温本人,也是现任政府阁员中的一员。 上层鸽派代表人物尚且如此,鹰派人物和底层盲目的美利坚百姓自是不必细说。 就连菲尔莫尔本人也认为,在文明世界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美利坚,有时候通过战争手段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为人民注入强心剂,提高这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是必要的。 佩里东印度舰队归来的消息,通过巴尔的摩的电报导线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华盛顿。 很快,一张纸条被送到了菲尔莫尔的办公桌前,纸条上只有非常简短的一句的话,短到这句话仅由两个单词组成:we won!(我们赢了!) “天佑美利坚!” 菲尔莫尔虔诚地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激动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他知道这短短的两个单词意味着什么,蕴含着多少信息。 虽然战前美利坚最懂日本的人已经向他描述过日本社会是如何的落后,德川幕府是如何的脆弱。 但是远征军出发之后,菲尔莫尔还是非常地忐忑不安,毕竟他未亲自考察过这个国家,对日本的了解也仅限于梁耀和一些自诩了解日本的政客对他的描述。 然而,就是对这个陌生国家的战争的成败,关乎到菲尔莫尔能否连任。 他在美利坚政坛没有深厚的根基,能够当上总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菲尔莫尔极力促成了《1850妥协桉》,虽然该法桉缓和了南北双方的矛盾,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菲尔莫尔既得罪了北方的工厂主和资本家,又未赢得南方奴隶主的支持。 第(1/3)页